关键词:化肥
多年来,国内农业生产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通常采用传统的集约农业生产技术,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浙江省人多地少,肥药过量问题也十分突出。
近日,记者走访了一家深耕化肥生产30余年的企业,这家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在化肥生产这一当下产能过剩的夹缝中寻得了自己一片广阔的生存空间。
以企业养科技,以科技促发展
走进浙江巨隆化肥有限公司的生产区,虽然比不上现代生物医药、软件等无人车间的一尘不染,但智能化的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码垛机械手等一应俱全。公司董事长韩芬琴介绍说:“巨隆始终坚持以企业养科技,以科技促发展的理念,前后投入数千万元的研发资金,因此才能从一个乡镇化肥生产企业转型成为科技型企业,让企业能在现在产能过剩严重的大环境下生存下来。”2010年,巨隆投资2.5亿元,建成高塔工艺和氨酸工艺两条年产能各20万吨的复合肥生产线,建设规模、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领先于省内同类生产企业,先进的设施和高质量的产品,使巨隆真正实现了由传统复合肥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跨越。
同时,该公司先后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大院名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特别是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水稻一次性施肥新技术”,被农业部专家认为对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巨隆在衢州衢江全旺省级粮食功能示范区、杭州富阳、千岛湖等地稻田进行试验,采取“水稻一次性施肥新技术”种植的试验田平均亩产达644.7公斤,是全国此类试验的水稻每亩最高产量。该技术有效解决了水稻施肥次数多、田间作业繁重等问题,实现水稻只需一次施肥即可满足全生长期的营养需求,整体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智能化用肥实现
以科技创造耕地“瘦身增产”神话
“要真正实现化肥用量的下降,不仅在配方上要量体裁衣,在施用上也要实现突破。”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吴良欢表示。
测土配方施肥是智能化用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其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利用肥料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在这样的理念下,巨隆和浙江大学共同研究了“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开发出按照不同地区土壤特性和水稻生长需要,在插秧或抛秧前,将水稻专用肥水作为基肥一次性施下并耙匀于耕作层中,该肥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可满足水稻一生的养分需要,不需再进行追肥,水稻能稳生稳长,避免了常规施肥法因掌握不好用量而出现水稻暴生暴长、易招引病虫害和倒伏等问题,实现增产增收。
因操作简便,容易被农民掌握,而且可减少3~5次追肥人工,大大地减轻了水稻移栽后多次追肥的劳苦,能省工节本增效,目前该项技术在浙江全省10多个点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省工增产增收的效果。根据各地示范推广结果显示,推广该项技术平均可亩增产稻谷25.6~29.8公斤,每亩可提高水稻生产效益44.08~49.10元。
据了解,仅智能化水稻专用肥与常规肥料比较,在减少15%用量条件下,就能增产效果达6%~10%,同时可减少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氮肥利用率7~12个百分点,不仅在水稻种植,该项技术还能应用于瓜果蔬菜的种植对于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