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化肥市场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科学发展观引领施肥理性回归
http://www.ampcn.com 2007-7-27 15:41:19 信息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浏览:

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化肥生产企业达1000多家,化肥总产量5304万吨(折纯),化肥消费量达到5100万吨以上,其中农用化肥施用量占4800万吨。目前,我国化肥总产量占全球产量的25%左右,其中氮肥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磷肥也首次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化肥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0%。

  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大

  2005年,我国的施肥强度已达到383公斤/公顷,施肥强度跃居世界第4位,虽然仅为世界最高水平的41%,但却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的3.3倍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土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标准。特别是我国福建、江苏、上海、广东施肥强度分别为818公斤/公顷、667公斤/公顷、642公斤/公顷、596公斤/公顷,都达到或接近世界最高水平。

  同时,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耕地面积占全球的9%,但施肥量却占到全球总量的30%,堪称施肥超级大国。

  超量施肥的后果严重

  过去几十年,化肥在我国乃至全球农业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提高作物单产的前提下,化肥对增产所起的作用占40%至60%,也就是说,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主要是依靠提高作物的单产,而施肥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几十年来,在广大农民中流传着一句谚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但现在,全世界都遇到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化肥使用越来越多,粮食产量却没有相应增长。以美国为例,美国四十年来氮肥的施用量增加了13倍,而同期玉米作物吸收的氮元素只增加了3倍。从我国的情况来看,1984-1994年,化肥使用量增加了近一倍,但是粮食产量仅增长了9.1%。

  事实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经历了施肥高峰后,开始逐步减少对化肥的用量。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施肥量高峰年分别在1979年、1979年、1981年、1986年、1989年,此后逐年减少,这些国家在2000年的施肥量分别占各自高峰年的52%、62%、86%、63%和68%。韩国人均耕地面积仅0.041公顷(我国为0.106公顷),2000年的施肥量比1997高峰年的肥料用量减少21%。日前韩国农林部再次宣布,将在2010年前减少50%的化肥用量。

  欧盟氮肥消费量最高峰在1986年,磷肥用量高峰在1973年,与历史消费最高时期相比,目前其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已分别下降17.9%、45.9%、38.2%,但是欧盟在减少化肥用量后的1998年-2003年间,粮食产量仍然增加了5%。到2013年,欧盟将进一步使化肥用量下降5.1%、14.1%、11.8%。

  此前,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在中国4省18村开展了一项水稻氮肥实地管理技术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每公顷土地减少36%的氮肥使用量,产量不仅没有减少,还略有增加。这说明当施肥强度达到一定量后,粮食的增产与施肥量的增加并非成正比关系,相反,施肥强度过高还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化肥利用率低下,造成严重浪费。我国是世界上化肥施用最多的国家之一,化肥利用率却相当低下。目前我国的氮肥利用率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为35%-55%,而发达国家氮肥利用率则达到50%到60%,欧盟国家的氮肥利用率更是高达70%到80%。目前,我国自产自销氮肥约3300多万吨,如果氮肥利用率能够从现在的30%提高到70%,我国一年就可以节省氮的折纯量2000万吨,折合尿素4000万吨,同时,也相当于节省了6000万吨标准煤的能源。

  养分结构不合理,造成营养失衡和浪费。受传统施肥观念的影响,我国农民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注重施用氮肥,忽略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投入,制约了农业生产再上一个台阶。随着科学施肥的大力推广,氮肥投入比例正在逐步趋于合理化,钾肥和复混肥料品种所占的比例逐步上升,复混肥料所占的比例由19%左右上升到28%左右,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复混肥料比重在70%以上,相比之下差距很大。2004年,我国氮磷钾的比例为1:0.45:0.16,比例逐步趋于合理,但与发达国家氮磷钾1:0.42:0.42的施用比例还有相当差距,特别是我国钾肥的比例依然严重偏低,偏施化肥现象严重。而微量元素搭配更差,目前全国有51.5%的耕地缺锌,46.9%的耕地缺硼,34.5%缺钼,21.9%缺锰,6.9%缺铜,5%缺铁。北方65%以上的土壤缺钾,南方则是100%缺钾。施肥结构不合理必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下,进而造成浪费的现象。同时,不合理施肥造成了土壤养分严重失衡、土壤板结和酸化,耕地产出能力和抗灾能力明显下降。

  超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一是由于氮肥过量使用,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时,未被植物吸收的部分,通过地表径流、淋洗和蒸发,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显示,每年我国有123.5万吨氮通过地表水径流到江河湖泊,49.4万吨进入地下水,299万吨进入大气。长江、黄河和珠江每年输出的溶解态无机氮达到97.5万吨,其中90%来自农业,而氮肥占了50%。根据《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报告估算,我国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330亿人民币,占我国GDP的0.44%。亚洲开发行也认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国GDP的0.5%-1%。

  二是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由于过量使用化肥,一方面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目前全国有1/5的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每年因此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

  不合理施肥使农产品品质下降。盲目施肥、过量施肥不但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作物产量,还影响农产品质量,酿成诸多“苦果”,同时也加剧了资源短缺和能源紧张的现状。2004年,我国化肥生产消耗大约1亿吨标准煤,占国家能源消耗比重的5%。我国每年消耗的高品位磷超过1亿吨,而磷已经被我国国土资源部列入2010年后紧缺资源之列。此外,化肥生产还消耗了我国72%的硫资源。资源的大量浪费,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精准农业呼唤施肥理性回归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按需调配“三要素”和微肥,在施肥的空间位置上要求精准,在施肥的时间上要求适时、适量,按照作物生育阶段的需肥规律进行“精准施肥”。随着我国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不断延续,我国农业生产更需要向科学施肥和精准农业方向更进一步。

  首先,我国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引领农用化肥施肥强度实现理性回归。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要理论,特别是统筹发展观和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和谐的宗旨,必将引导我国农业向科学化、可持续化、环境友好化方向快速发展,引领我国农用化肥施肥强度实现理性回归。

  其次,化肥生产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我国施肥强度实现理性回归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大颗粒尿素、以聚天冬酰胺为添加剂的高效缓释尿素以及复合肥等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产品比例逐年增多。科学施肥、测土施肥在广大农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农科院也成立了测土施肥研究中心,2005年,国家开始拨专款支持各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有关部门还加大对新型优质肥料的研究和投入力度,通过开发推广高浓度专用复合肥、缓效肥、控效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是通过土壤测试,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按不同庄稼的需肥特征和农业生产要求,对有机肥和无机肥、氮磷钾肥、中微量元素等肥料适量配比,平衡施用,以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这是促进农业生产优质、高产和高效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

  农业部继2005年投入2亿元资金后,2006年又为1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覆盖面积将达到6.8亿亩。化肥生产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将大幅度减少化肥的投入,为我国农用化肥施肥强度实现理性回归创造了条件。

  总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为我国科学施肥指明了方向,测土配方施肥乃至“精准农业”理念的推广与普及,必将给我国农作物施肥带来一场新的革命。不久的将来,我国农用化肥施肥强度必将实现理性回归。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化肥价格一周走势分析预测 (2007-7-27)
  ·科学发展观引领施肥理性回归 (2007-7-27)
  ·复合肥价格继续上扬 后市看好 (2007-7-27)
  ·化肥新技术——开辟肥料高效利用的新途径 (2007-7-27)
  ·尿素新增能力须谨慎 (2007-7-27)
  ·开拓生物肥料市场必做工作 (2007-7-27)
  ·云南晋宁碳铵化肥紧缺,价格上涨 (2007-7-27)
  ·高额关税使尿素前景变黯淡 (2007-7-27)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化肥市场概况 (2007-7-27)
  ·测土施肥项目是科学施肥的政策保障 (2007-7-27)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