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厂家也不想涨价,今年雪灾、台风、暴雨让农民损失够大了,我们再涨价就是雪上加霜。”位于开发区的广东省中加混合化肥厂副厂长钟锡麟说,他在农资行业工作几十年,今年是他所见到农资价格涨得最快、最高的一年。
他说,厂里也不想提高化肥出厂价,但现在原料、能源价格普涨,提高肥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八九月份,晚稻即将下田,但原料价格一路走高,省内化肥产能不足,化肥价格可能再涨。
“目前广东省130多家复合肥、复混肥厂,大多数是二级加工,生产环节受原材料制约很明显,如果原材料涨价,肥料价格肯定会再涨。”他说,当前,对照氮、钾、磷等在东南亚等地的行情,原材料单质肥仍有上涨空间。“现在国内的油价、电价、人工费都跟着涨了,化肥生产厂家有可能继续涨价。”
钟锡麟说,氮、钾、磷是生产复合肥的必备元素,但国内这些原料的产能不足,多数靠进口。以钾肥为例,国内70%靠进口,而今年进口价已从去年的每吨200美元涨到400美元,到岸价为680美元左右,“听说东南亚已经涨到每吨近1000美元,你说化肥价还会不会再涨?”
◆ 国内原料想出去 国外原料不想进来
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等单质肥是生产复合肥、复混肥的原料。目前,我省仅有湛江、茂名等地两三家企业可以生产。“以前广州也有广氮、广石化在生产,可最后因为煤、石油的价格太高,破产的破产、停产的停产。”钟锡麟说,我国化肥生产对国际原料市场的依赖偏大,现在广东生产复合肥的厂家相当一部分靠进口。由于国际市场上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等价格相对国内市场要高,国内市场出现了国内原料想出去,国外原料不想进来的怪现象。
有业内人士透露,磷酸二铵是生产复合肥的必备原料,尽管国内不够用,我国目前每年还要出口二三百万吨。“国外价格高,厂家肯定拼命出口了。”他说,此前,磷酸二铵曾享受过出口退税,后来,不仅退税取消,还增加了20%的临时关税,但是出口仍有钱赚,厂家照出口不误。他说,“国际磷酸二铵价格是1200多美元一吨,国内是4700多元人民币,你算下账就知道了。”
同样因为价格原因,国外不少复合肥原料生产厂家不愿出口中国,国内化肥原料市场似乎陷入“围城”困局。
专家建议
1.政府要用“有形之手”控制原料价格
“从现在这种局面来看,政府必须要用‘有形之手’干预原材料生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化肥生产企业负责人说。他说,以尿素为例,国内市场应该供大于求,但不少厂家将产品出口,导致国内尿素需求出现缺口。“磷也是这样,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矿藏丰富,尽管含量不高,但仍能满足一部分需求,现在的情况是,不少磷酸二铵厂开始减产,或者以检修为名停产,普遍说法是成本上涨。”
来自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提供的信息证实了这一消息,由于进口硫磺价格疯涨,从4月下旬开始,全国大部分磷复肥企业开始陆陆续续停产或限产。截至6月底,全国已有近三分之二的磷复肥企业停产。
招商证券的石油化工分析师张志宏认为,去年9月份之后,很多企业看到国内和国际化肥的价差,纷纷加大出口的力度。目前,原料价格在不断上涨,虽然国家对化肥生产的用电价格没有提高,对煤的价格也有干预,但实际的执行效果打了折扣。而硫磺等原料定价权在国际市场,很难控制。他说,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化肥生产动态,适时调整政策取向和调控力度,为化肥行业与农业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