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化肥企业受出厂产品限价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国家严格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大幅度提高化肥产品出口税率,国内市场化肥产能过剩等多种因素影响,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有的甚至面临停产的风险。为此,我局组成调研组对全市化肥行业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和化肥企业负责人、生产技术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统计人员座谈,详细了解了化肥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情况,并听取了企业生产经营专家对全市化工行业当前和今后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化肥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为全国70%以煤为原料的化肥生产企业提供优质无烟煤。我市化肥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84年,国家将晋城确定为全国化肥原料煤基地,为全国各粮食主产区化肥企业提供原料煤,这一时期本地化肥企业规模小、产量低,化肥(折纯)产量仅4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千分之三。第二阶段从1996年开始,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以化肥为重点的农用工业,晋城被确定为全国三大氮肥基地之一。此后对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批小氮肥企业进行了第一次技术改造,企业规模和产量有了一定提高。这一时期,全市化肥产量最高达到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千分之五。第三个阶段为200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晋城200万吨高浓度氮肥基地的发展思路,晋城新建和改造的化肥企业逐步完成由“低浓度”碳铵向“高浓度”尿素升级。晋煤集团、兰花集团、天泽集团和中化集团四大集团旗下6家独立法人化肥生产企业(晋丰化工、兰花煤化工、兰花田悦、天泽煤化工、天泽永丰、中化天脊高平化工)和兰花科创所属的3户非法人化肥生产企业(兰花阳化、兰花化肥、兰花化工),已形成合成氨年生产能力240万吨,尿素338万吨。2007年,化肥企业共生产合成氨204万吨、尿素357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占规模工业的8%,在主要工业行业中,排煤炭、电力之后居第三位。5户独立法人化肥企业(不含兰花田悦和兰花科创所属3户非法人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亿元,利润5亿元,从业人员7200人,资产、收入和利润均占到规模工业的10%左右,从业人员占4%。在主要工业行业中,收入和从业人员规模排煤炭行业之后居第二位,资产和利润排煤炭、电力之后居第三位。化肥行业与电力行业正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目前我市化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1-9月份,全市生产尿素305万吨,增长17%,大大高于全国化肥产量6%的增速。实现增加值12亿元,可比增长20%。化肥企业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4亿元,增长37%。截止九月底,全市化肥生产企业,只有新投产的兰花田悦和兰花煤化工因企业前期投入大、资产负债率高、利息支出大、产品完全成本高,出现经营亏损,其余企业均实现盈利。其中,天泽煤化工集团公司2.1亿元,晋丰化工1.4亿元,天泽永丰1.3亿元,中化天脊高平化工和兰花阳化扭亏为盈。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化肥行业生产经营情况较好。进入9月份以来,由于出口受限,国内市场产能过剩,化肥价格急剧下滑,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经营状态,我市兰花田悦、兰花煤化工9月份亏损高达千万元以上,全市化肥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据调查,造成目前我市化肥企业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固定成本增加。我市大化肥企业均建于新世纪初期,由于煤制气及尿素生产工艺不同,同等规模企业选用国产或进口设备不同,投资规模不一,造成企业固定成本高低不一。如兰花煤化工公司设备工艺比较先进,但前期建设投资高达16亿元,与其同期建成的天泽煤化工集团化工厂在原6013厂基础上改造建设的同等规模生产装置,由于其选用国产设备,自行设计工艺,投资不到4亿元,并经技术改造后,产能由原设计规模的“1830”扩大到“2440”。据兰花田悦财务人员反映,所得税法修订后,新企业设备折旧增加,折旧率高达9.95%,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大,企业折旧计提多,企业生产固定成本增加,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较大。
二是财务费用增加。由于资金来源渠道不同,企业资产负债率有高有低,直接影响企业运行成本。据统计资料显示,到九月底,天泽集团母公司和天泽永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58%和61%,中化天脊高平化工和兰花田悦为78%和80%,兰花煤化工和晋丰化工为68%和73%。负债率不同,影响企业财务费用支出。1-9月份,中化天脊高平化工和晋丰化工利息支出分别高达7875万元和6342万元,而天泽煤化工母公司仅2124万元。从生产吨氨平均利息支出看:天泽集团母公司每吨67元,兰花田悦每吨近300元,相差3倍多。
三是管理费用增加。据了解,我市化肥企业都采用或引进山东化工企业的管理模式,由于消化、吸收、执行的不同,企业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从设备运行角度看,天泽公司所属化肥生产设备,检修时间短、运行时间长,年正常生产天数达到350天以上,而其它企业只能维持在330天左右。从1-9月份吨氨平均管理费用支出看,企业间差距也较为明显。兰花煤化工每吨194元,天泽永丰每吨63元,相差三倍。以上情况也可以看出,我市化肥行业经营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发展机遇。
三、发展化肥产业应正确对待几个问题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这既是推进煤炭资源型城市工业化进程的捷径,也是实现提升非煤产业战略转型的需要。但是,在实施建设新型煤化工基地中,对于我市化肥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必须搞清的问题。比如,化肥行业税收低、财政贡献小、环境容量不足、化肥产业低级不易产业延伸等。特别是当前,金融危机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冲击和国家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化肥产品价格冲高回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部分化肥企业成本升高面临停产等,要不要继续发展化肥产业,如何发展化肥产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对全市化肥企业的调研,我们认为,发展化肥产业必须正确对待以下几个问题:
1、发展化肥产业,不能片面以税收多少论英雄。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的“食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料产业。国家为确保农业生产地位的稳固,长期以来对化肥生产在税收、用电、运输等多环节给予优惠政策。上世纪小氮肥企业的微利、甚至亏损经营,给我市化肥产业造成了财政无贡献、有负担的负面影响,但随着化肥产品结构升级和规模效益的体现,煤制化肥行业经济效益明显。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虽然化肥产业每百元收入产生的税收(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应交所得税、应交增值税)只有5.3元,低于规模工业10.9元的平均水平,但除去化肥企业免交增值税的政策因素,化肥行业税收水平与电力行业相当。衡量发展一个产业对地方经济的作用,不能简单以税收来衡量,应从行业收益、安排就业、稳定经济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行业收益看:2007年,全市化工企业的收入利税率达到13.3%,比全国平均水平(9.8%)高3.5个百分点,其中收入利润率高3.7个百分点。即晋城市化肥行业百元收入产生的利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7元。行业收益率高,符合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同时,企业盈利水平高,“藏富于企”也有利于企业的积累与发展。从安排就业看:2007年,化工行业从业人员规模达到1.2万人,是除煤炭、公共管理、教育和批零贸易业以外,从业人数最多的一个行业。化工行业连续生产的特殊生产工艺要求,也使这一行业从业人员成为最为稳定的就业队伍,其收入水平也相对稳定并明显高于其它行业。在规模工业企业中,除煤、电、水等资源性和垄断经营行业外,化工行业的从业人员人均收入水平超过2万元,在制造业中居首位。因此说,继续发展化肥产业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对于吸引外来资金、对于安排就业、提高民生水平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发展化肥产业,不能简单以环境承载论取舍。诚然,作为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两高一资”的化肥工业,需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但不能简单以环境容量来决定产业的发展。其一,化肥产业发展是事关国家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的大事。上世纪为解决化肥依赖进口,国家提出发展晋城市化肥原料煤基地、建设晋城化肥基地,国家为晋城煤化工,特别是化肥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其二,随着化肥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废水“零”排放等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化肥生产装置的大型化、规模化,其对环境影响将逐步降低。其三,上世纪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的小冶炼企业,经过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为我市化肥产业发展提供了环境空间。目前化肥产能全行业过剩,但是还有一大部分高能耗的小氮肥企业存在,经过这次金融危机、落后产能淘汰后,采用新技术、低消耗的化肥工业还有一定发展空间。
3、发展化肥产业,不能纯粹以产业延伸论进退。化肥产业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中,属于传统煤化产业,其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产业链条也较短,但发展化肥产业,不能纯粹以产业延伸来衡量。其一,化肥产业(尿素)生产技术成熟,有投资省、见效快、市场风险小的特点。按照国家提出的建设晋城200万吨氮肥基地的目标,应当说晋城还有发展化肥产业的余地。化肥产量、使用量是按有效成份含量进行折算的,200万吨氮肥基地,按高浓度的尿素产量来计算,其实物量产能规模在450万吨左右。按此测算,我市化肥产能规模还应增加100万吨以上尿素产能。其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测土配方所需要的配肥、混肥、专用肥,以及控释肥、微肥、有机肥等化肥市场仍有扩大的需要。其三,依托化肥生产装置多元化发展精细化工的技术日益成熟,可以在发展化肥产业的基础上,为发展大型煤化工积累经验。当前发展新型煤化工不仅国家政策有限制,资金筹措困难,而且工艺技术大都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大规模、成熟的发展煤制甲醇、二甲醚、煤制油、煤制烯烃的工艺技术尚不成熟,投资风险相对较高,但利用原有的合成氨生产装置,投资亿元左右,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技术已经成熟,可以考虑指导部分规模小的化肥生产企业发展精细化工产业,这样既可提升化工产业发展水平,又可化解当前化肥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