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众所周知植物源农药与传统农药相比,具有活性成分为天然物质,施用后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组分多元化,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对有益生物安全;原料来源于生物质,不消耗化工资源,属于低碳概念;植物源农药是新型高效、无残留、无公害的所谓的“绿色农药”。由于成分多元化,活性成分的不稳定,药效作用缓慢,,原料限制不易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够,导致我国植物源农药开发、生产与应用较少。
随着我国农药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的深入,未来中小型农药企业竞争与生存压力不断增加;产品加快升级换代凸显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品质和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植物源农药适合多品种、系列化和小规模生产;我国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生物源农药开发技术水平较高,植物源农药有望成为我国农药特色自主创新突破口,作为“绿色农药”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因此,植物源农药开发、生产与应用意义非凡,值得研究机构、生产企业与农资销售部门思考与重视。
开发方面,化学工业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新的化合物结构设计与开发日趋困难,费用越来越高,据相关资料报道一个新型化合物结构的农药开发需要上亿美元,而且新药在未来应用中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给新农药研发带来较大的风险。高额研发费用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机构或企业难以承受,但是不进行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我国永远不能成为世界农药强国。因此我国农药研究机构和企业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农药开发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从植物体重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并以这些活性物质为模板或先导化合物,通常再经过化学结构的改造,来探索开发为新品种的可能性。这虽然会增加一些“前期”工作,却显著增加了研发的“命中率”,从而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植物源农药新品种。同时加大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之间的混配型新农药开发。不仅农药如此,我国部分新型医药的开发也体验这种开发模式并获得成功。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为植物体活性物质的筛选、稳定性和作用效果的提升提供一定保障。
生产方面,由于植物源农药的来源区域局限性和生产规模受到一定控制,而且品种较多,适合具有一定开发能力但是整体规模不大的农药企业生产,避免陷入近年来农药纷纷以规模化扩张求发展的道路,避免同质化竞争,不仅避免在未来激烈竞争中规模不大的劣势,也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精细化的发展。
应用方面,相比开发与生产我国植物源农药应用更为薄弱,产品不稳定和见效慢制约了农民用药的选择;性能和市场需求不稳定让经销商不感兴趣;最为关键的是目前市场上“有机绿色农产品”鱼龙混杂、监管不力和信用缺失,导致销售价格上不去,严重挫伤了农民使用植物源等生物农药的积极性。目前应用主要集中在出口的蔬菜、水果和茶叶中,也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随着国家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强化食品安全、重视生态环境、规范市场监管。生产、流通企业与政府联手加大的宣传与推广力度,有理由相信我国植物源农药具有较大市场需求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