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积极探索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的新机制


农资网 2010年9月29日 10:17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
9月15日-17日,经农业部批准,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农药界一年一度侧重于中国农药产业政策的高层论坛,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农业部、工信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国各地农药生产、经营、应用、科研、管理等单位的代表共500多人参加了论坛。

  其中,国务院参事、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坚在本届论坛上具体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的新机制,建立以使用生物农药为主的水果、蔬菜新型技术体系,以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互为补充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探索生物农药新机制

  刘坚指出,农药行业作为一个为农业服务的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药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农业生产形势为农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二是发展低碳经济对农药产业提出了新挑战;三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我国的农药行业必须依靠科技,积极创新,生产更加安全、环保的新农药,尤其是低毒、高效、环保型农药。由于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生态环境影响小等特点,生物农药产业正适应了这个发展趋势。

  据统计,我国现有30余家生物农药研究机构、240多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80多个、产品2500多个,生物农药年产量约12万吨、使用作物面积约4亿亩次,销售额占农药销售总额的5%左右,具有发展生物农药基础。“但由于农民习惯于使用化学农药,可使用的生物农药种类少,国家对生物农药的发展和应用缺乏有效激励政策,以及生物农药市场份额小,导致企业难以通过自身力量发展壮大,生产、科研和使用的积极性不高。”刘坚说。他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的体制机制,建立以使用生物农药为主的水果、蔬菜新型植保技术体系,以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互为补充的新型、环保、安全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禁限用高毒农药带来机遇

  论坛上,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指出,今年我国夏粮再获好收成,秋粮长势喜人。特别是夏粮总产达到2462亿斤,接近上年水平,是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好形势与广大农药生产、科研、推广、管理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他说,充分发挥农药对农业生产的保驾护航作用,实现“虫口夺粮、抗灾保丰收”,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国农药品种结构明显优化,农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目前,正式登记产品占登记产品总数的比例已提高到74%,高毒、剧毒农药占登记总数的比例降至5%以下,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占原药总产量的96%以上。上半年,我国农药产品质量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83.8%,继续保持稳定上升趋势。

  陈萌山强调,我国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要深入持久地抓好农药市场监管,开展在蔬菜优势区域重点县开展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试点,建立销售流向记录,严防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等鲜食农产品生产。要进一步抓好禁限用高毒农药管理,加快淘汰和禁用现有的22种高毒农药,并加快研发推广使用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和配套使用技术。要扎实有效地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防控。要严格把好农药登记准入关,减少相同产品登记数量,防止产品过多、过杂。要全力以赴推动《农药管理条例》的修订,确保修改后的条例更加符合农药行业的实际需求。

  

  生物农药未来需理性思考

  对于本次论坛热点关注的“生物农药”主题,生物农药专家谢天健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生物农药现状和前景》的报告。报告指出生物农药发展历经百年,现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但全球生物农药却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谢教授认为:“应对生物农药发展作出理性思考,化学农药的主体地位可预见期内不会改变,生物农药稳定上升的走势不会改变,而生物农药的发展应找准‘绿色农药’这个切入点。”他强调:“中国在生物农药发展上拥有前所未有的机会,当然也面临很明显的困难与挑战。”机会包括中国农业、林业、公共卫生,有使用微生物农药的巨大空间;生物农药能在防治重要农作物病虫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一刀切”的传统农药评价体系、农药产学研分离、生物农药应用推广被严重轻视的现状也使中国生物农药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谢教授给出了如下几点建议:第一,成立高层次发展生物农药协调小组,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推动集团式健康快速发展;制定“中国生物农药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强国、大国战略目标;第二,短平快突破,特别是对当前农产品安全最受威胁的蔬菜作物(如豇豆、韭菜等),建立以生物农药为主体的绿色防控体系示范基地;今冬进军海南,推动海南生态农业岛建设;第三,政府对示范基地和进军海南项目给予资助。

  “全球微生物农药制造业已经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已做好对接准备的国家转移,在传统农药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有着难以逾越的差距,但在生物农药领域却紧跟发达国家步伐,无太大差距。”他说。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