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本已产能过剩的化肥行业命运多舛。年初是受北方持续低温推迟春耕、西南大旱等因素影响,市场一直打不开。而更大的打击是在下半年。各地政府为了突击完成减排指标,大面积拉闸限电,化肥企业首当其冲。没想到,到了年底,化肥市场竟然出现“回光返照”——价格一度高升。
拉闸限电到底给化肥行业带来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元旦一过,CCIN记者就急切地对化肥行业进行了采访。
想笑:停车了,产品好卖了
卓创资讯磷肥分析师孙海霞告诉CCIN记者,从2010年8月份开始,国内尿素、磷酸二铵、复合肥价格都有大幅度的上涨。“虽然促成这些化肥产品上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各省为贯彻节能减排,勒令高耗能企业限产、停产,导致化肥企业开工率下降。” 孙海霞表示。
据了解,从2010年8月下旬开始,山西、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区的化肥企业陆续收到政府下发的限电通知。山西、山东、河北、江苏等地的化肥企业生产装置“开五停一”、“开十停三”甚至彻底停车两三个月的很多。2010年8~10月,山西、河北等地化肥厂家开工率仅有30%~40%。山东兖矿煤化供销有限公司综合部副部长高廷表示,限电后,公司下属的峄山化工公司停产了两个月;河南一家大型化肥企业有关人士表示,限电没拉闸,但是每天有用电限额,不让超过一定的用电量;安徽一家大型氮肥企业负责人表示,去年10月份限电后,不得不停了近一半的生产装置。尿素、合成氨等都减量了;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劲松告诉CCIN记者,从去年10月中旬开始,公司被限了近一个月的电。当时正是销售旺季,这段时间只能保证一套磷肥装置的正常生产,其他三套装置被迫停产。
拉闸限电的直接反应就是产量减少。据卓创资讯氮肥分析师韩健统计,2009年8~11月,尿素产量为964.4万吨(折纯);而2010年8~11月,尿素的产量仅为797.4万吨(折纯),同比减少17.3%。
其结果是,哪个地区拉闸限电,哪个地区的尿素、磷酸二铵、硫基复合肥等价格就暴涨。
最明显的是山西晋城地区。晋城市继2010年7月1日对辖区内6家高耗能化工企业实施限产、限电后,8月18日又下发通知,决定从8月25日零时起,对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煤气化厂和化工厂、天泽永丰化肥公司、山西兰花煤化工公司、山西兰花清洁能源公司、山西兰花丹峰化工公司、山西晋丰煤化工公司、天脊中化高平化工公司和晋煤集团天溪煤制油公司等13家煤化工企业和1家钢铁企业实施停产检修,停产时间两个月。其中涉及到的化肥企业有4家。晋城市主产大颗粒尿素,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这些化肥企业一停产,顿时造成大颗粒尿素价格的上涨。
山西晋丰煤化工公司就是当时被限电的一家氮肥企业。“公司先被限电后又被要求停产,使公司大颗粒尿素的产量减少了很多。我们和周边的企业这一停产或减产,造成国内大颗粒尿素供应紧张,直接导致市场价格的走高。”该公司销售部负责人告诉CCIN记者。
又想哭:价格上去了,却没货了
化肥价格一路飙升,从表面上看市场销售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享受到卖出高价的受访企业却叫苦连天。因为他们发现,快无货可卖了。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劲松颇为郁闷。10月份正是传统的化肥秋销旺季,眼看着市场也已经全面启动,价格也相当不错,但由于到处拉闸限电,造成化肥企业大面积停产,谁家都没有多余的肥,导致市场全面断货。这一来,经销商眼看着赚不到钱,情绪激动,都把火往生产企业身上撒。用户也纷纷打电话责问,连“不支持农业”的帽子都扣过来了。本来在市场上奔波销肥的销售员因为卖不出去而苦不堪言,这回更是叫苦连天——天天被要肥的人追着跑!
“限电后,产量上不来,供不了货,影响了原本正常的经营秩序。”晋丰煤化工公司销售部负责人对CCIN记者说,由于政府限电,企业与经销商之间因无法完成合同而产生商务纠纷,企业一下子又背上了被索赔的风险。另外,自从开始限电后,从表面上看市场销售形势一片大好,但因为企业无货可供,旺季的销售量同比反而是减少的,实际上企业还是亏损的。
更让这位负责人闹心的是,又遭遇了运输瓶颈。“限电一开始因无货可装,车皮都去干别的了。到去年11月底电放开后,企业开始大量释放产能时,一方面经销商不急于拿货了,都处在观望之中;另一方面,企业生产满负荷,货却因为没车皮运不出去了。”
据了解,拉闸限电的风潮一直到去年11月中下旬才有所收敛。但等各化肥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后,市场销售旺季却已经过去。这时虽然化肥大量生产出来,用户却不要货了,市场销不动了,企业被迫再次大量存库。方劲松给CCIN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政府拉闸限电,安徽六国化工从去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少生产化肥2万吨,利润减少数百万元。而到了恢复供电后,化肥销售季节也过去了。这时生产出来的产品,因无法销售导致库存增加,资金无法回笼,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初步统计,由于电闸被政府这么一拉一合,被堵在库里的化肥占用了5000余万元资金。
哭笑不得:行业被搅得更乱
在采访中,受访企业不约而同地认为,政府拉闸限电的这种做法,把原本就举步维艰的化肥行业搅得更乱。
一是反复停开车反而增加能耗。方劲松指出,化肥生产是连续生产,拉闸限电停车再开反而会增加能耗支出。化工企业是高温、高压、高危企业,原料、中间产品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装置是连续性开车生产,如果没有计划地突然停车,容易导致事故隐患。虽然上面停电一般会提前通知,但由于工艺、设备、防护措施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不是所有时候企业都能做好准备,而且频繁开车会增加支出,对企业计划采购活动也有较大影响。
晋丰煤化工负责人表示,政府本想搞节能,却造成了企业装置的损耗和资源的浪费。他认为,要想真的实现节能减排,就应该实事求是,对化工企业进行能耗指标考核。比如对化肥企业,如果吨尿素生产达到了能耗指标,就应该允许开车。现在有的企业在工艺设备、技术改造上已经进行了很大的投入,能耗也很低了,结果还要限电,实在说不过去。
二是不符合市场规律。高廷认为,单纯限电的做法很不科学,不符合市场规律。从科学的角度看,即使是认定该企业为高能耗企业,也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拿出配套的解决方案,使企业得以科学转型、稳定过渡。限电这样的临时性措施,不仅企业无准备,对市场也无积极的影响,节能减排更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国家宏观调控也不可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贵州省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闻中心副主任童祥龙表示,通过降低总电耗来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的措施其实不合适,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违背中央关于科学发展的初衷。因为等到后来恢复供电之后,工业企业的电耗并没有真正降下来,还是老样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降低单位消耗来实现节能减排。
三是节能减排不能靠突击。河南一家化肥企业负责人认为,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要从长计议,认真规划,不能搞突击减排达标。地方政府没有按照国家计划来执行,而是在“十一五”末通过限电的方式突击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就像搞政治运动一样。这对国民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很不利的影响。
四是节能减排不能搞一刀切。方劲松认为, 节能减排的重点应是淘汰落后产能、关停落后装置。所以,节能减排要考虑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能耗指标等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比如我们作为国家磷铵骨干生产企业,各项生产工艺指标都处于同行前列,装置能耗相当低,在同行中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结果像我们这样能完成能耗指标的企业也要被拉闸,就不应该了。那以后谁还愿意去搞节能技改?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搞一刀切,真正受到打击的是节能到位的企业。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无机化工处高工韩红梅建议政府实行差别化政策,对能耗高和能耗低的企业实行差别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