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钾肥工业的发展仍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国产、境外、进口三部分有机组合、互相支撑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遵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我国钾肥工业建国后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多方技术、设备引进到实现国产化,从80%以上依靠进口到目前自给率达到50%以上,且目前能基本满足农业下限需求的发展历程,并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科研、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生产、销售、农化服务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国钾肥工业的发展仍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国产、境外、进口三部分有机组合、互相支撑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遵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钾肥工业的发展还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在具体的发展思路上,针对我国非传统钾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前期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重点开展利用盐湖低品位钾矿、海水钾、不溶性钾矿、井盐钾等资源的自主产业化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选择典型矿点建设规模化示范工程,为形成我国自主保障的钾肥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
发展方向:向钾肥强国迈进
钾肥行业的发展不只是产能和产量的提升,而应该是整体发展实力与品牌的同步提升,因此,我国钾肥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更好地满足农业需求。钾肥工业的发展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配合农业部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生产出适应农业需求变化的各种含钾肥料,更好地为农业服务。
二是促使我国向钾肥强国迈进。目前我国已成为钾肥第四生产大国,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通过利用海水提钾及新型不溶性钾资源——钾长石,使整个行业跨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为保持可溶性钾资源可持续发展更多年,要控制总的可溶性钾资源总量,加强政策引导,控制新上项目,防止盲目扩张。采取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对缺乏资源、管理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实行关停并转。
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在节能减排、三废治理、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五是培育、发展品牌产品。提高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推进品牌建设,大力培育名牌产品,提高磷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六是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组建集团,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发展目标:自产钾肥满足需求底限
随着国家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扶持骨干企业政策的实施,“十二五”时期青海盐湖集团将增加100万吨的年产量,达到350万吨实物的产能规模。同时青海其他钾肥厂的产能将超过200万吨,新疆罗布泊二期工程建成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实物。再加上海水钾、云南固体钾、境外钾肥企业及不溶性钾资源的开发,预计今后5年内我国钾肥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实物量左右,年产量将会根据市场情况保持在600万-800万吨实物量。
“十二五”时期,预计我国氯化钾、硫酸钾及硫酸钾镁肥等钾肥产品年消费量预计为800万-1000万吨实物量。因此,在“十二五”时期,中国自产钾肥可基本满足国内钾肥需求的下限水平。从长期来看,只要中国将实际自给率保持在 80%以上,就可以防范国际钾肥资源垄断可能带来的风险。具体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实现大的发展。
一是盐湖固体钾矿溶解转化及钾肥生产工程,利用已开发好的盐湖固体钾矿溶解转化采矿产业化技术,规划建设100万吨级工程。
二是开发和建设10万吨/年海水提钾成套技术与装备和示范工程。开发钾离子筛材料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大型化海水提钾节能装备与配套技术,建设10万吨/年海水提取氯化钾产业化示范工程,完成试验测试和技术经济及环境评价,提出工艺包和设计规范。
三是开发钾长石等不溶性钾矿制含钾多元素矿物肥料产业化技术和装备。建设5-10条10万吨级产业化示范工程,制定系列含钾多元素矿物肥料标准,建设5-8处10万亩规模的试验示范基地。
四是盐湖承压卤水采矿及钾肥生产技术与装备和示范工程。开发盐湖承压卤水采矿集成技术,建设10万吨级示范工程,完成试生产,提出产业化工程方案。
五是盐湖表层低品位固体钾矿生产钾肥新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开发利用盐湖表层低品位固体钾矿生产钾肥新技术和装备,完成万吨级工业化试验,提出产业化示范工程方案。
六是深层井盐钾矿的勘查、开发和示范工程。由石油部门研究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的钾资源的同时勘探技术;开发利用盆地深层井盐卤水和固体钾资源、生产钾肥的新技术和装备,完成10万吨级工业化试验,提出产业化示范工程方案。
七是境外钾肥项目,能有30-50万吨的氯化钾产量。到2010年底,我国钾肥能力将超过390万吨K2O,产量将达到350万吨K2O,能够满足国内农业目前的下限需求。
政策建议:用市场手段促进行业发展
行业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不仅需要国家通过具体的政策来支持行业发展,还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发展体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建议如下:
取消优惠政策,加快市场化进程。为保障国内钾肥需求,应适当放开对钾肥的管理,取消或补全现行优惠政策,让现有资源型和加工型钾肥享受同样的政策;增加给农民的直补,走市场化道路。
鼓励企业勘探、开发国、内外钾资源。支持鼓励大型国有矿山企业找矿探矿,特别是对钾矿成矿条件较好的重点资源矿区周边和深部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发掘新的钾矿资源。同时,鼓励大型企业在海外兴办钾资源产业,以促进我国钾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完善化肥市场调控体系。针对钾肥全年生产、季节性消费的特点,在保障国内供应的前提下,取消加工型钾肥出口关税限制,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淡旺季均衡生产。在巩固钾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国家钾肥储备体系,实现钾肥宏观调控方式的根本转变。
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技术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比如盐湖低品位钾矿、海水钾资源和不溶性钾矿等非传统钾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是国内外尚未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项目技术基础采用的是经国家科技部门长期培育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资源特色非传统钾资源生产钾肥技术产业化的实施,到“十二五”期末可新增100万吨K2O的钾肥产能,将大幅度提升国产钾肥的自主保障度,使我国钾肥基本实现自主供应;更重要的是随着低品位盐湖钾矿、海水钾资源和不溶性钾矿的产业化开发成功,为我国农业开辟了长期可持续开发的钾资源,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所以对利用中低品位钾矿、海水和不溶性钾资源生产钾肥的新技术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