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需求有限倒逼化肥企业重寻路径


农资网 2011年4月2日 09:40 来源:发改委 【

——“十二五”初期我国化肥行业的部分发展特点与相关政策建议

  化肥行业将向规模化、低成本、高效能、环保型、差异化方向发展
  
  我国化肥行业因产品使用的季节性和与农业密切相关,具有周期性和政策性强的特点。目前,化肥行业整体发展面临困境。“十二五”初期化肥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
  
  ――整体需求增长有限
  
  我国氮、磷肥消费量已经进入稳定的平台期,增加与抑制化肥需求的因素相互作用,未来化肥需求增长缓慢。
  
  扩大化肥需求的因素
  
  一是保障未来粮食稳定供给的需要。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按人均粮食400公斤计算,粮食总产量应为6.4亿吨。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粮食单产需从目前的每公顷4300公斤提高到每公顷5600公斤,提高约25%。未来单凭化肥提高产量很难做到,但为粮食生产提供约40%贡献的化肥行业,无疑对保证粮食供应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化肥的刚性需求。
  
  二是农民收入增加后的购买力支撑。2011年国家继续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农民种植收益不断提高,有利于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增加化肥投入。同时,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化肥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十二五”期间,农产品价格将保持稳定提高的态势,为增加化肥投入提供保证。
  
  三是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保持较高水平。据国际肥料工业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受农作物价格上涨以及经济复苏的双重刺激,2010~2011种植季节全球肥料消费有望增长4.7%。到2011~2012种植季节,全球肥料需求将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预计2011年国际化肥价格将居于高位。虽然我国化肥出口政策控制较紧,但国际化肥价格对国内市场仍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出口淡季关税期,如果国际化肥价格保持较高水平,将保持一定化肥出口,支撑市场需求。
  
  抑制需求的因素
  
  一是从需求增长速度看,2005~2009年前3年我国氮肥表观年消费量连续稳定在3300万吨(折纯)左右,2009年增长到3600万吨;磷肥消费量2005~2009年稳定在1150万~1250万吨(折纯)。而2005~2009年国内粮食连续5年稳产高产,这表明我国化肥利用效率在逐步提高,也说明国内化肥需求增长进入平台期。
  
  二是从化肥利用率提高空间看,我国利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也消费了占全球近35%的化肥,这说明我国单位农业面积化肥的使用量和密度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而化肥的增产效能是有限的,这种状况直接限制化肥需求扩张新的空间。
  
  三是从施肥方式进步来看,科学施肥抑制化肥用量过快增长。欧美发达国家化肥行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化肥施用总量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均呈逐步下降态势。随着我国农业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化肥行业也将随之发展类似的一系列变化,特别是农民科学施肥的意识明显提高,将抑制基础性肥料使用量的明显增加。
  
  ――整体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十二五”时期,我国化肥行业将向规模化、低成本、高效能、环保型、差异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垄断竞争的产业格局。具体发展趋势包括以下方面:
  
  以成本为导向的竞争模式成为主流
  
  化肥企业必须坚持成本领先战略,实施一体化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从而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主要原因:
  
  一是竞争环境压力。化肥产品特别是基础化肥具有同质性,原料成本在销售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例如煤、天然气占尿素生产成本中70%以上。在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二是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影响。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会明显增加化肥、农药的规模化采购,化肥使用者的化肥购买议价能力将明显提高,如同规模采购可以获得更低折扣一样,必然要求化肥出厂价格更便宜。化肥生产企业要维持原有的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如采用低价原料、实现多项产品联产、加强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等,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来源。
  
  三是政策变化后成本上升。从长远来看,化肥产业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天然气、煤炭继续提价是大趋势,煤炭、磷矿石、钾等原料也会因为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而提价,原料成本上升是必然趋势。企业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胜出,就必须从工艺改进、内部管理等方面节约成本,适应未来低成本竞争的潮流。
  
  优化产品结构成为必然选择
  
  从当前及未来市场看,以下肥料市场需求增长较快,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品,主要包括:高效化肥、复合颗粒肥、液体化肥、添加农药的肥料、专用化肥(小麦、水稻、玉米、果树专用肥等)、节水的全水溶性肥等。从尿素看,包括多肽尿素、智能尿素、涂层尿素、含硫尿素等新型产品。越来越多的化肥生产企业向产品差异化方面发展,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主要原因:
  
  一是国家大力推进低碳减排的施肥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要求化肥产品向复合化、专业化、精细化转变。因此,控制基础肥料总量,在新型化肥产品上加大开发力度,将是根本出路和未来方向。随着农民科学用肥、平衡施肥意识的增强,国内新型肥料开发正在加快进行,新型肥料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功能增强。化肥工业“十二五”规划确定调整优化品种结构,重点发展高效复合肥、缓控释肥等高端产品,提高钾肥供应能力和高浓度化肥的比例。国家将缓控释肥等环境友好型肥料列入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并在财税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产业中,对生物肥料给予支持。
  
  三是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推进,将促进化肥产品结构优化,与需求更紧密对接。规模化种植模式,有利于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农化服务。同时,具有更大化肥消费能力的规模经营者或合作社,对化肥产品的鉴别能力将明显提高,会在市场上选择技术含量更高、价值更大、效果更好的化肥产品。这也要求化肥生产企业必须加强工艺和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和适应市场需求。
  
  企业发展模式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化肥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加速融合、双向进入,从单一生产、流通型向生产经营型、服务型转变。未来的产业格局将是:生产商――有品牌的综合服务商――土地经营者,即:上游是化肥、农药生产商,中间是生产商自建或现有农资流通企业改造后的综合服务商,下游是直接的农业生产商。分散的纯粹意义上的零售商将逐步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一是适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需要。化肥行业未来的竞争领域正由单一的化肥生产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延伸,形成工商联合的供应链竞争,单一品种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生存。成本是生存发展的关键,而生产领域降低成本的空间相对有限,而向上下游延伸并形成产业链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增多盈利点,提升竞争力。
  
  二是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工业发展正在进入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提升的阶段。目前国家政策支持化肥行业集中和整合,未来这一进程将不断加快;伴随生产资源结构的调整,流通领域的变革将加快。生产与流通企业通过重组洗牌,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工商合作加强,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逐步压缩,单一、分散的零售商将逐步减少甚至被淘汰。
  
  三是适应土地集约化经营的需要。我国土地集约化进程的推进带来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必然使土地经营者提高对降低农资成本与技术、物流、信息等多样化的要求;同时,化肥生产企业能与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见面,实现供需直通,购销渠道通畅,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和流转成本。这相应带来化肥营销模式的变革,促进化肥生产者向流通领域延伸扩展。
  
  促进化肥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和淘汰机制
  
  1.严格新上项目审批。一是要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将规模以上化肥项目实行核准制,并严格规定新上项目的规模、技术工艺、环保评估和原料来源,特别是提高节能环保的市场准入门槛。二是要在项目审批中考虑地区因素,鼓励基础肥产能向原料产地集中,对于非原料产地新建、扩建产能从严控制。
  
  2.加快推出行业准入政策。加快推进合成氨、尿素、磷肥、复合肥、缓控释肥、钾肥行业准入条件的编制,提高质量、环保、安全、能耗等准入标准,并尽快发布实施。
  
  3.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化肥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用于对淘汰落后产能的补贴。对落后产能淘汰后企业的土地开发或处置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土地开发或处置来弥补损失,提高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积极性。建立新建项目与淘汰落后产能的捆绑机制,明确新建、扩建产能必须以等量淘汰落后产能为基础(类似于水火电关停中的上大压小)。新建扩建产能的企业应承担淘汰落后产能的义务,即新建项目产能必须同落后产能企业重组、联合,并吸纳安置其职工。
  
  增强行业发展能力
  
  1.国家加大化肥行业改造升级的投入。国家通过支持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国家继续加大对化肥行业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等投资项目和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
  
  2.积极培育大型优势企业集团。为提高产业集中度,与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相结合,可考虑适当配置给大型化肥企业一部分原料矿资源,提高化肥企业资源保障能力。培育扶持大型化肥企业集团,鼓励建立原料矿采选、加工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性大型企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3.改善钾、磷肥生产原料供给。我国钾、硫磺资源不足,近几年对外依赖度保持在50%以上。国家应多渠道增加境外钾、硫等资源供给。同时,适当调整磷肥产品结构。我国磷复肥多采用磷酸胺路线,导致大量进口硫磺。而硝酸磷肥可以减少对硫磺的依赖,同时适合农业增产的需要,可以重点推广硝酸磷肥的生产和应用。
  
  完善化肥淡储政策
  
  1.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储备制度。仿照国家储备粮食调节粮食的机制,国家建立化肥储备调控机制,用国家财政或是农行贷款储备,低价买进,高价抛出,定期轮库,确保化肥质量。国家储备要处理好与商业储备的关系,根据国内化肥淡季需要储备量确定储备规模。以目前的商业淡储为主,国家储备为辅,国家储备主要是保持化肥市场稳定,平衡旺季、淡季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2.继续扩大淡储规模。扩大的淡储规模,一部分由国家和地方储备承担。另一方面向生产企业适度倾斜,增加淡储指标给生产企业。为解决生产企业流动资金问题,有关部门应协调银行加大对生产企业储备业务的贷款支持,尤其是化肥淡储期间,允许生产企业用产品做抵押,办理短期贷款。
  
  3.鼓励合作储备。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搞联储销售,其最大优点就是“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可以有效地降低冬储风险。国家应扩大工商联合储备的比例,推进淡储工作的加快启动和进行。
  
  4.完善补贴方式。参照对农民的直补政策,按淡储期前后化肥市场平均价格波动幅度,确定一个合理的补贴水平,以更好地保护承储企业的利益,使淡储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稳定化肥行业相关政策
  
  1.继续支持化肥行业稳定发展。在尚未具备完全取消化肥行业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继续实行各项化肥生产、流通的优惠政策,保障化肥生产原料供应、加大铁路运输支持力度、做好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工作。
  
  2.出口关税政策适时微调。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化肥行业出现新情况时,适时进行微调,在保证国内化肥供应、价格稳定的同时,扩大出口,缓和国内产业过剩的压力。(王亚平)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