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化肥行业发展迅猛。尤其在氮肥、磷肥方面的成绩更令人瞩目,进口逐渐转换为出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市场。直到08年开始磷肥外贸量的逐年猛增,政府开始以出口关税的形式加以限制。中国可称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而作为“氮、磷、钾”缺一不可的钾肥,却难以自给自足,国内钾矿资源的缺乏以及较低的产能,两方面因素使得农业生产用的钾肥量需要进口,无形中给我国粮食生产增加了不安全隐患。
如果按农业部门推荐的氮、磷、钾施肥10:4:3的配比计算,化肥量会在6000万吨以上,那么钾肥需求量也应该超过2000万吨。而由国内资源不足、产能过低,加之大需要进口,况且因国际市场价格使得国内整体需求受到明显抑制,年需求量仅需1000万吨左右。即便如此,产量也让只能达到400-500万吨,而且还是在经过”十一五“计划扩产之后。无机盐工业协会得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已探明的氯化钾仅占全球氯化钾总储量的2%左右,且以液体矿为主。大概有95%产自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北洼地。而我国目前大规模开发的仅是品位较高钾资源,折纯后的氯化钾储量仅为0.8亿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短期你内极难解决。
国内钾肥产能供小于求,仅靠进口似乎有些限制于人。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与俄罗斯BPC公司下半年钾肥大合同谈判中,大公司勉强将下半年进口到岸价确定在470美元/吨(现金,提前吨,与上半年相同)合同总量为60万吨。而且我国未来与加拿大AP合同也签订为470美元/吨,此价较2011年上半年得400美元/吨到岸大幅上涨,而购买方却表示无能为力,毕竟俄罗斯与加拿大依靠其全球资源占有量,对钾肥具有话语权。表1中显示了我国历年进口的钾肥量。如果2011下半年按470美元氯化钾,我国则至少需要支付168.4亿元人民币,这可谓是天价了。
面对国际钾肥市场的强势涨价,我国更有理由向钾肥“宣战”积极业,并研发新技术以适应国内低品位的环境现状,同时解决贫矿无人的问题,开采继续扩大现有氯化钾企业的产能。据统计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的十余年钾肥的年产量从100万吨增加到了250万吨的规模。而在“十二五”计划中计划加快新建100万吨氯化钾装置,最终将提升到350万吨。但就氯化钾求量而言,还需要有关部门加紧部署后期工作,这也是保证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