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众多媒体聚焦“全民补钙”现象,作为全球最大的补钙市场,中国式补钙运动已经持续了多年,无数的钙产品广告将钙产业变成了神话。且不说中国人是否整体缺钙,可以肯定的是“补钙”更多的是多数城里人或者“小康族”才考虑的事情。而九亿农民在想什么?“低粮价”徘徊多年,中国农业面临形势更为复杂,补钙还是补粮价,哪个对于中国未来更重要?
“每斤粮食提高3分钱,1000斤粮食也只增加了30元,就一包烟钱。粮价太低则谷贱伤农,国家可从补贴石油的钱里拿出一些来补贴农民、补贴粮价。”这是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呼吁。显然,袁隆平院士的呼吁让外界更加意识到目前国内粮价对农民所造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及中国农业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实际上,这已是袁隆平连续第三年提议提高粮食收购价,以增加农民种粮纯收益,该项提案已经得到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并被不少网民誉为“最有良心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用浓重的河南口音在两会上“诉苦”:农业生产成本猛涨,而粮价涨得太少,种田不划算,农民有意见。袁隆平院士也表示,种粮每亩纯收益不过区区7.5元,良田抛荒的现象在同为农业大省的湖南普遍存在。
尽管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锁定“三农”,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政府陆续出台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但大量农民仍选择离开土地,到“十一五”末,涌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已达 2.42亿人。中国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
“付出与收获严重失衡”,成为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而我们看到的“车轮上的新农村”、“小楼下的新农村”只是表象,这些GDP大多数来自城市,并非土地。要让农民重回土地,让18亿亩耕地实现更大的效益,提高粮价、补贴粮价成为政府必须的选择。
然而,提高粮价在中国经济体系之中并非一个孤立的问题。粮价被认为是百价之基,在通胀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将更为敏感。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的矛盾局面将会始终交替出现,成为决策部门难以回避的“两难”困局。
专家指出,这个“两难”问题并没有陷入逻辑死结,关键是要把握好“平衡度”。首先,必须把保供给作为稳物价的调控基础和关键。只有千方百计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才能在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的局面下,奠定保持稳定物价、管理通胀预期大局的基础支撑。其次,必须宽容对待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今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将持续周期波动、整体攀升,将是伴随我国整个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第三,必须进一步提高调控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要注重调控政策的系统设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生产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尽可能避免实行行政性限价干预市场。
显而易见,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补粮价要比补钙重要得多,也复杂得多,在全社会大声疾呼利益公平的当下,提高粮价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补粮价需要政府的拿出更加坚定的决心,更需有决策部门拿出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