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盛公司只是磷复肥企业产品创新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自2009年3月成立以来,就着手与科研单位、院校合作,全面做好产品创新的研发工作,坚持发展重点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推进化肥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质量和肥料利用率。
“中国磷复肥产业是从产品创新的过程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韦告诉记者:“我们首先提出要替代进口,国外的产品就是我们的目标。随着国内磷肥自2006年起从进口变为出口,我们开始提出差异化服务,提高营销能力,建设营销渠道。云天化从2006年起,建立了山东、吉林等分公司。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情况下,要想平稳过渡,突围的核心就在产品和营销上,我们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来打造品牌。”
据韩韦介绍,云天化国际不断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内部技改和挖潜改造来提升磷复肥的制造水平,确保行业领先地位和良好的企业形象,稳步提升基础肥的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云天化国际目前拥有高浓度磷复肥的年生产能力为730万吨,化肥经营规模近1000万吨,已形成了以5家分公司为核心、9家控股公司为重要支撑、8家参股公司为补充的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市场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产品还销往东南亚、拉美和大洋洲等地区。
安徽六国化工营销公司在产品提档升级方面也出手不凡。近年来,该公司在成功研发生产内置网型缓控释复合肥基础上,正着手研发生产硝硫基复合肥,向精细化工、高附加值产品领域拓展。“我们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如六国化工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活化功能的新产品。我们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也非常谨慎,经过了大量的田间对比试验才推向市场。”该公司总经理徐东奎如是说。
此外,他们成立的鑫克化工专门负责精细制磷酸盐产品的开发,年产3万吨工业级磷酸一铵装置已进入稳定运行阶段,食品级磷酸装置已通过技术验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电子级磷酸产品。
“目前化肥企业机遇和挑战共存,也是行业和企业的一个转折期和转型期。绿陵化工正在实施战略转型,由传统磷化工向精细化工升级,实现精细化工向新能源材料产业升级。”江苏绿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鹏这样说。
杨鹏表示,在肥料方面,他们努力由传统肥料向新型肥料产业转换,发展生态肥料、长效肥、高产肥等。继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开发袁氏超级稻专用肥之后,他们又在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发多种作物系列同步营养生态肥料,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安排,在全国十多个省份的田间试验示范,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
“产品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山东谷丰源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培丰认为,随着化肥产能的不断释放,传统化肥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企业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只有走创新之路。今年下半年,化肥市场形势不好,就有一些传统化肥厂家的产品没有竞争力,资金链一断就坚持不下去了。近年来,针对行业这一新形势,谷丰源加强了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创新,推出了缓释肥、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等。
“明年,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等系列肥料将是我们的主推产品。针对这一系列肥,我们建立了面积达1000亩的生态园,通过高产试验、示范带动新产品推广应用,相信明年会有一个好的收成。”朱培丰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