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种子市场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2005年“两杂”种子市场情况
http://www.ampcn.com 2005-5-10 18:05:35 浏览:

关于2005年全国杂交玉米、杂交水稻

种子生产供需形势分析报告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受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于2005年3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了“2005年全国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供需形势分析会”,21个两杂主产省区市种子管理站和31家国内大型种子企业共69人参加了会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领导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会上代表们对2005年“两杂”种子市场经营、2005年计划制种及2006年“两杂”种子供需形势和计划大田种植面积等情况进行了交流、分析和预测。会上一致认为:2005年“两杂”种子数量充足,种子价格合理;2005年“两杂”种子生产面积将比2004年增加10%以上。根据分析预测,2006年杂交玉米种子供过于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杂交水稻在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剩余量也将略有增加。具体情况如下:

一、2005年“两杂”种子市场情况

(一) 种子数量充足

会议代表一致认为,今年“两杂”种子数量充足,情况与去年南京会上的预测基本一致。杂交玉米估计将余种2.5亿公斤以上,占总需求量的25%,属于种子较多的年份。杂交水稻估计将余种4000万公斤左右,占总需求量的10%以上,属于供需平衡略有余的年份。

(二) 种子价格合理

“两杂”种子价格,尤其是个别杂交玉米种子价格问题成为本次会议讨论的焦点。经过充分的讨论,会议代表一致认为,今年“两杂”种子市场价格总体上比较平稳,虽然部分品种涨幅较大,但也都在比较合理的范畴内。从品种上分析又呈现三种情况:一是独家经营的新品种市场价格偏高,但这些品种往往是只适合于局部地区,种子量相对较少,往往只有几百万公斤甚至几十万公斤,不会对市场总体价格造成影响。二是几家公司联合经营的品种,市场价格多处于中等或中等偏高的位置。这些品种多是一些主产区的主栽品种,如玉米的郑单958、鲁单981等。三是大路品种价格与去年持平或低于去年价格(去年种子价格低),有很多大品种已接近或低于成本价,这些品种多数是适销不对路或是即将退出主栽地位的品种,如玉米的农大108、豫玉22等。

种子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一是企业成本增加,导致价格上涨,这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种子经营者无偿使用新品种且种子低价位、低质量的商业运行方式完全不同,现在的种子企业在市场准入、品种研发、审定推广、品种权购买、广告、包装加工、销售网络建设等方面都要有大量的投入,其中品种权的投入最大,种子企业不论是投资育种还是购买品种经营许可权,一个品种往往需要支付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二是由于粮价上涨,种子企业制种成本也相应增加。三是近年来两杂种子尤其是杂交玉米种子一直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种子价格一直比较低,今年的种子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是种子价格的回归。

在两杂种子量供应充足有余的前提下,部分品种市场价格较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自我调节的结果,应是正常现象。

二、2005年两杂生产情况

(一)杂交玉米:据会上初步统计,今年全国杂交玉米计划制种面积比去年制种面积增加10%,达到450万亩,预计产种12亿公斤以上,再加上今年的库存,明年生产用种将剩余4亿公斤以上,将是一个种子供过于求较突出的年份。

(二)杂交水稻:据会上初步统计,今年全国杂交水稻计划制种面积155万亩,比去年增加8%,预计产种2.9亿公斤,再加上今年的库存,明年生产用种将剩余3500万公斤,是一个种子供需平衡的年份。

三、问题及建议

(一)加强种子生产供需信息服务工作。做到种子数量、品种、价格、质量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和发布,引导企业经营和农民用种行为,减少市场炒作和盲目跟风的市场现象。

(二)加强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品种。农民对品种求新的意识很强,但每年国审、省审的新品种都要有几十个,再加上众多的广告宣传,不仅是农民,就是很多技术服务人员也不知如何选择良种。各地农业部门要从当地生产水平、气候条件出发,充分考虑病虫害发生情况,向广大农民推荐适宜种植的品种。

(三)针对目前种子流通、销售环节过多的情况,倡导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新型业态,开展直接为农民供种的连销配送、农资超市等,减少种子流通成本,有效降低种子价格,规范种子市场经营行为。

(四)加大种子市场管理力度,特别要针对今年出现的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防止质量不合格,甚至假冒种子流入市场。

(五)建议种子企业适当缩减今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避免由于种子量剩余过多,而对制种基地、种子企业和用种农民带来的伤害。

(六)加快良繁基地建设和管理,引导制种基地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布局。目前西北部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过大,有的地区已明显超负荷运转,如遇特大自然灾害,全国的杂交玉米生产用种将受严峻考验。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明年农民该种啥 (2006-9-20)
·新形势下中国种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06-8-30)
·论中国种子企业的兼并与联合 (2006-8-30)
·中国种子产业形势和前景 (2006-8-30)
·我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种子产业化 (2006-8-30)
·我国应打造民族种业“航母” (2006-8-30)
·蔬菜种子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6-8-30)
·农民对今秋麦种供应有“四盼” (2006-8-30)
·明年种子企业与行政部门“分家” (2006-8-30)
·安徽马鞍山种子上涨 化肥下降 农药持平 (2006-7-17)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