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7年,钾肥价格不会因春节的到来而推出优惠价,农民在今年的购买中将会更多地考虑价格。一方面,我们耕地缺钾现象比较严重,作物生长需要人工施用钾肥;另一方面,我们钾肥资源比较缺乏,世界整体上也是钾肥紧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量的需求和紧张的资源就使钾肥成了一种稀缺资源,这就为2007年钾肥价格继续攀升提供了基础。
但是,农民的价格承受能力比较有限,目前的钾肥价格已经是高位运行,因此钾肥价格上涨空间比较有限。这就形成了2007年的钾肥格局:一方面是各地力争扩大钾肥产量,到处是涨价声,另一方面是农民比较平静甚至是不怎么积极的购买热情。
国内钾资源的缺乏导致国内价格取决于国际价格。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而用于钾肥生产的钾盐在我国又属紧缺矿产资源,全球钾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我国只占世界资源总量的1.63%。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钾肥缺口达80%,我国未来大型钾肥项目2009年达产后,仍有62%的缺口,2006~2010年世界钾肥产能年均增长2.1%,增长缓慢,垄断格局未变,进口钾肥价格仍决定国内价格。
钾肥产能扩张比较漫长,国内资源紧张仍将持续。国内钾肥产量在经历2004、2005年高速增长后,2006年产量增幅下降到9.8%。产量增长主要来源于盐湖钾肥规模扩张,其他小钾肥企业产量2006年前9月增速下降10%,高速增长期已过。未来国内钾肥产能扩张主要包括:固态钾资源开发将使盐湖钾肥氯化钾年产能扩张到250-300万吨;中信国安75万吨/年硫酸钾镁肥(钾养分量仅为氯化钾的1/3);罗布泊钾盐公司120万吨/年钾肥项目预计于2008年10月投产。
虽然大型项目还未完全投产,但化肥分销领域的放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钾肥紧张的局面。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长山分析认为,分销领域对外开放,国内化肥市场将在短期内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时期。钾资源的短缺排除了钾肥低价倾销的可能性,但钾肥的丰厚利润会促使国内企业在世界市场寻求新的资源,比如大量进口以色列、约旦、德国企业的钾肥。
销售者的高价意愿需要有购买者的积极回应才能实现顺利销售,过高的价格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钾肥销量的增长。此前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公司总经理弗拉基斯拉夫宣称,该公司2007年氯化钾销售价格每吨会提高15至20美元,虽然已有中国买家要求与乌拉尔钾肥签订2007年的进口合同,但是他们认为2007年的氯化钾涨价因素很多,因此并不急于签定合同。而抱有与乌拉尔钾肥公司相同想法的外国厂商并不在少数。控制了全球大量钾肥资源的加拿大钾肥公司也有着强烈的涨价意愿。如果涨价成为现实,将极大地考验农民的购买力,在没有国家相应补贴出台的情况下,销量将受到很大影响,对于产量还需慎重对待。
环保“绿色钾肥”将成为一个新卖点。硝酸钾,硝酸钾是无氯钾、氮复合肥料,植物营养素钾、氮的总含量可达60%左右,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除可供钾元素外,还可供氮。目前这种硝酸钾在我国施用较少,这种称为世界紧缺的“绿色钾肥”在欧洲国家较为盛行。伴随着高科技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对“绿色钾肥”的需求将不断提高。
形势解读
BOABC预计,06年末中国钾肥库存接近120万吨(折纯量,下同)。2006年1—11月中国钾肥产量为200万吨,全年产量在208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3%,低于年初增产7—8%的预期。国内产量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是下半年钾肥集中放量进口,国内厂家限产或停产以保持高价;同时青海和新疆铁路运输紧张也限制了生产增幅。
在进口方面,由于2006年钾肥供应合同迟至8月份才正式签订,而且只签到2006年底为止,导致本年度中国钾肥进口量自2003年以来首次走跌,2006年全年进口量达到484万吨,同比降低15.8%。
在2005年底开始的2006年钾肥进口谈判中,外方一开始就提出提价40美元/吨,此后经过中方多次努力才调整到提价25美元/吨,但在2006年8月份提价25美元/吨的结果出来后,进口氯化钾价格上涨后的价格仍低于当时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未能实现原定涨价目标为国际钾肥供应厂商到2007年提价埋下了伏笔。业内部分人士认为,在2007年的谈判中这些资源垄断的巨头提出涨价的可能性在加大。
钾肥的高价抑制了需求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复合肥等行业的企业利润率下滑,对氯化钾采购热情降低;同时钾肥价格长期高位运行也限制了农民扩大消费。2006年钾肥全年消费量为719万吨左右,同比增长5.0%。
国内一家大型钾肥经销商认为,目前进口的钾肥处于历史高价位,今年钾肥价格上涨以来,国内钾肥市场呈现出不稳定的局面,特别是农业需求对高价钾肥的承受力已接近极限。该经销商表示,国内复合肥2006年的行情比较低迷,目前国内复合肥企业现在还有不少的库存量,且现在钾肥供应渠道较以前要多,因此整体购买力在逐渐减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