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推波助澜有人被动卷入漩涡有人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对中国企业而言加拿大钾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诱惑?
一石激起千层浪。8月18日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向加拿大钾肥发出价值39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作为钾肥进口大国中国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中国企业将做出怎样的选择随即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在事件演进过程中有人推波助澜有人被动卷入漩涡有人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对中国企业而言加拿大钾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诱惑?
重演铁矿石悲剧?
人们对于收购加钾事件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源于铁矿石疯狂涨价的前车之鉴。过去几年三大全球矿业巨头在资源上的垄断造成了中国铁矿石谈判的屡屡失利。
“必和必拓可能希望在钾肥领域延续这种做法” 外界的猜测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今年1月28日必和必拓曾斥资3.41亿加元(约合2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加籍华人周丹元的阿萨巴斯卡钾盐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位于全球钾盐资源最富集区加拿大的萨斯克省拥有约380平方公里储量区勘探开采权益并拥有其他多处勘探开采权益区块。
外界传言两年前周丹元曾经到中国寻求帮助未果所以这家企业才最终落入必和必拓之手。这一传言为必和必拓的价格垄断之说增加了很多民间色彩。
有人估计必和必拓如果顺利收购加拿大钾肥将拥有全球1200万吨的产能。根据必和必拓的发展规划2020年之前将进一步把产能扩大到2700万吨。
“加拿大钾肥争夺战绝非仅仅是企业之间的商业战”。“如果我们一旦丧失了在全球钾肥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势必对我们的农业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面对必和必拓的恶意收购要约国内持这一论调的人不在少数。人们普遍担心战火烧到钾肥领域中国将重蹈铁矿石谈判的覆辙。
“凡是生产钾肥的国家几乎都不太需要钾肥而需要钾肥的地区基本都不生产钾肥”——钾肥生产和消费特殊的分布加重了人们的担忧。据了解全球钾肥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储备。北美集中在加拿大的萨斯克省;中东地区集中在死海附近;俄罗斯的钾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乌拉尔的彼尔姆地区;白俄罗斯集中在索里戈尔斯克附近。目前世界钾肥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南北美洲及西欧。美国是世界最大的钾肥消费国其次是巴西和中国。
在钾肥领域中国真的会重蹈铁矿石悲剧?还是说这只是一个引诱人犯错误的噱头?
中国钾肥供应充足
“我们不要只看别人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上海钾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分会会长魏成广告诉《国企》记者虽然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钾盐总储存量很少但是国内钾肥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不慢。
“我们已经盖了10座楼却依然要用1座楼的标准衡量供求关系。例如某些文章现在仍然引用中国钾盐储量的97%都在青海’其实这一数据早就应该更新了。”
中国钾盐资源不仅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有分布而且在新疆、四川、贵州、陕西、西藏、云南、甘肃、湖北等地也发现了钾盐板块估算钾盐资源可供开采量10.21亿吨。
魏成广对于国内外有些人关于钾肥供应和需求量的数据产生了质疑。“按照某些说法我国目前的钾肥需求量在1000万吨 50%的钾肥需要进口——这个数据是怎么出来的?”以全国13亿亩土地为基础根据农业部的标准计算我国目前需要的钾肥量大约是616.2万吨——计算器啪啪作响魏成广当场给出了这个保守数字。“考虑到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不同这个数据会略有出入但是偏差也不会如此之大。”
魏成广介绍说2004年开始国际钾肥价格开始上涨这为中国的钾肥工业创造了时机促使青海盐湖、新疆罗布泊盐湖为主的钾肥生产基地迅猛发展。 2009年两大基地生产的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钾镁肥等三大矿物钾肥数量合计达550万吨(折合成氯化钾实物量下同)而我国2009年的钾肥消费量为 670万吨自给率远远超过50%。
魏成广的推断得到了生产企业的证实。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营销公司总经理徐世森近日也表示:“预计今年国内整体的需求量为700多万吨。青海盐湖集团今年计划生产200多万吨目前已经销售了100多万吨。从目前企业库存来看青海盐湖集团和周边企业整体库存在400万吨左右而下半年国内需求量为300 万~350万吨所以国内钾肥的供需关系并不紧张。”
国产、进口、境外各三分之一国内钾肥供给形成1:1:1的格局是有关方面提出的长期规划。魏成广表示“从国内已经开工和正在分期建设的钾肥项目来看中国将再新增300万吨以上的产能。未来数年中国自产钾肥将超过800万吨。”同时走出去开发境外钾资源的云天化集团、中国水电矿业公司、中农集团、四川开元集团、中川国际矿业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分别在老挝、加拿大等国进行钾盐矿产的勘探和开发。“假设中国未来钾肥消费量达到1000万吨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垄断说”不成立 中国拥有话语权
“未来中国的钾肥进口依赖度将不会太高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太担心未来国际钾肥的垄断。” 魏成广表示目前全球钾肥产能已经达到了7000万吨到2020年将达到1.2亿吨以上。这样即使必和必拓收购成功达到2700万吨的产能也只占据全球产能的22.5%——无法形成垄断。
从实际消费量看根据国际化肥工业协会农业委员会的分析报告全球2009年钾肥消费量只有4500万吨未来每年将以2%~3%的速度上升。即使按照3%的速度上升至2020年的钾肥消费也只有6000万吨左右。如果所有钾肥新增产能全部投产全球钾肥产能过剩将达到100%。
从钾肥进口量和价格也可以看出某些端倪。海关总署2010年1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钾肥进口只有200万吨左右比2008 年下降了60%左右。而2008年进口量已经比2007年下降了44.19%。由于中国需求的萎缩2009年全球钾肥贸易量降至30年来最低。钾肥进口价格2004年以前为120美元/吨2008年涨至700美元/吨2010年跌至400美元/吨以下(中国通过谈判成功拿下全球最低价350美元/吨)。
“中国并不缺乏钾资源钾肥实现自给已为期不远。在钾肥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提前建立预警机制提高钾肥行业准入门槛适度控制产业无序过度增长不能盲目跟风进口钾肥要适度。”在2009年10月的中国化肥行业峰会上魏成广就对钾肥行业的发展提出异议。对于此次的世界钾肥收购风波魏成广认为价格垄断说基本不成立。
“我国拥有钾肥进口成熟的谈判模式和较强的议价能力。钾肥谈判企业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不会像铁矿石一样造成谈判的恶果。”马光远在接受《国企》采访时也表示。据了解2005年开始由五矿商会组织中化集团、中国农资集团等10多家企业与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的钾肥巨头进行谈判。由于钾肥进口后需要销售拥有庞大销售网络的中化、中农在谈判中逐步具有了实际话语权。“2009年随着国内产量的稳定增长和自给率的上升与其他钾肥进口国相比中国通过谈判实际上获得的进口钾肥价格处于较低水平。”
央企不必“被动入局”
因为收购风波加拿大钾肥的股价近期一路暴涨从7月的约90美元涨至目前的逾150美元。这期间加拿大钾肥一直在寻求更高的出价者并不时爆料有新的竞争者入局。
结局如何也许要到10月19日才能揭晓答案。然而中国资本接洽多方意欲阻止或参与此次收购的传言正在不断完善其版本。这场看似无关的国际并购案却将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几家中央企业推向了风口浪尖。中化集团、中铝、五矿、中海油等先后成为“潜在竞争者”中的一员。
这其中获得联想最多的就是中化集团。首先是有国外媒体称中国政府支持中化集团对加拿大钾肥公司发出竞争性收购报价。中化已经聘请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作为顾问为其提供有关加拿大钾肥公司交易的可选方案。接着又有传闻投资银行建议中化集团放弃整体收购加拿大钾肥而是和中国3000亿美元的主权基金结合起来选择购买大量股权或与加拿大钾肥建立某种形式的合资企业。
消息一出又引起了一阵波澜。“按照必和必拓最新提出的390亿美元收购方案现在每吨375美元的钾肥价格未来必须还再提高将近一倍也就是达到每吨600美元左右才能收回成本。”中国企业是否一定要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与必和必拓纠缠在一起立即受到了专家的质疑。
2008年中铝为阻止必和必拓与力拓合并斥资140亿美元以每股60英镑的高位购入力拓股票但2008年底必和必拓最终以成本过高为由撤消收购力拓股价从60英镑回落至15英镑中铝投资浮亏达80亿美元。
金融危机下众多矿产企业的资金出现问题都在积极寻求合作。与力拓长达3个月的谈判使中铝失去了与其他矿产企业合作的机会。相较直接的经济损失中铝失去的扩张时机更加不可弥补。
“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来看利用境外资源符合中国的发展利益。”魏成广表示“但是我们不应不顾国外钾肥资源开发的成本盲目去海外开发钾肥。这样必然造成两个后果:过高的钾肥开发成本将会传递给农民增加中国农民的负担;市场不接受过高的钾肥价格农民放弃使用钾肥出去开发钾肥的企业将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马光远也指出:“虽然我国的储量相对较少但是世界钾肥的供应量十分充足。”中国企业完全没有必要趟这个浑水。
“我们将密切关注并审慎评估”。中化新闻发言人李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对此事作评价。李强同时强调中化是一家企业公司在考虑海外收购时商业条款是否合适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
9月15日在月度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此事做出回应“目前还没有收到中国企业参与竞购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姚坚表示中国要进一步加快“走出去”对外投资的步伐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会持支持、鼓励、扶持的态度。但资源类产品的海外投资非常复杂也需要企业关注经营风险。
并购之路阻且长?
不论作出怎样的抉择作为国内最大的钾肥进口企业(同时加拿大钾肥拥有中化下属上市公司中化化肥22%的股权)中化集团被赋予“白衣骑士”的职责受到国内关注自然无可非议。但是事实上事情好像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日前加拿大钾肥所在的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省长布拉德•瓦尔表示让一家由世界上最大钾肥进口国之一的中国所控制的公司在全球最大钾肥出口商之一的加拿大钾肥公司持有大量股份不符合该省的最佳利益。专家表示中国公司获得加拿大监管者的批准进行投标的难度也在随着舆论的升温而上升。
央企海外并购受阻早有先例。先有中海油以185亿美元竞购美国能源集团优尼科未果。去年中铝集团曾计划投入195亿美元增加对力拓的投资(中铝是力拓的最大股东)但也以失败告终。
“不论必和必拓出于怎样的目的我们的舆论都不应树立这种敌对的竞争关系。”马光远表示我们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力去做出抉择。
“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国内外形势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进行对外扩张切忌贪大求快、不切实际的制造轰动效应”两会期间九三学社在《关于“走出去”战略的若干建议》也指出我们应“把握宣传口径要更多宣传多赢、共赢避免刺激他国政客和民众;根据走出去需求建立政府和民间相协调的游说模式进行合法游说。”
那么央企是否有其他的选择?
受必和必拓收购案的影响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中川国际矿业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据悉中川国际矿业拥有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南部占地96平方公里的KP488钾盐矿区。2008年中川国际取得了这一资源的钾矿勘察许可证目前已取得采矿权有望建成年产300万吨的钾肥基地有效供给时间超过50年。目前探明该矿钾资源总量达8.93亿吨——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具规模的一块钾肥资产相当于中国全部储量的90%。
中川矿业负责人表示虽然钾矿前景良好但是单凭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目前面临的资金问题。
九三学社“多元化的走出去”建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大中小企业、国有民营企业要携手并进尤其是在海外资源类、技术类并购时应充分发挥国有与民营企业相结合的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实力雄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港澳中资企业的窗口作用变通地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考虑到某些行业的敏感性走出去方式要直接、间接、隐蔽、迂回等手段并行。”九三学社表示在“主体多元化”的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标要多元化:拓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性行业在注重资源的同时加大农林牧渔业的对外投资;在注重技术的同时加大与国外研发机构的合作;在注重如媒体文化、商标品牌、营销网络等优秀的无形资产收购的同时加大对技术含量较高、人才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的各种外包性服务业市场的开拓。
“尽管许多中国企业相当敏捷并具有远大的雄心但其中一些企业缺乏实现目标所需的高效管理制度和程序。中国不甚完善的体制环境和快速变化的市场诱使许多国内企业未经仔细分析就一窝蜂地利用机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管理学教授朱晓明和院长、创业学教授佩德罗•雷诺近日在题为《海外投资面临崎岖道路》一文中写道“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必然是一段布满波折的旅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仅会面临全球竞争和外部压力而且必须在内部显著改进自己的管理技能。”
加钾诱惑只是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走出去进程中面临的种种诱惑之一何去何从应该有更审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