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中“给力”有点时尚,不合化肥行业朴素实在的风格,但好歹能说出我的担心,所以也就用了。我担心最近10天里频繁出台的各种防通胀、稳物价的政策,令化肥行业重回上半年的困境,甚至更糟。
11月20日以来,国家关于防通胀、稳定物价的政策一股脑地出台。国务院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推出稳定物价16条。11 月22日至26日,国家发改委5天发出9个通知调控物价。在此期间,国家发改委还分别召开煤炭、棉花和化肥行业会议,要求大型煤炭企业在年底前不得随意上调煤价;棉企不得盲目涨价;而对涉及到农产品的化肥行业,发改委联合财政部等相关部委上报了一份严格的出口限制措施。虽然目前调控化肥出口关税的政策还没有正式出台,但其大概指向已在业内四处流传了。估计即将出台的政策与流传的版本不会有多少出入。
化肥是一个特殊行业,也是一个不大的行业,政策历来是可以一言兴邦的。从目前来看,稳物价的政策落实到化肥行业头上时,可能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直接限价。政策刚性过强,出台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出台可能造成化肥行业的整体混乱。
两年前,国内部分大氮肥企业是一直在接受出厂限价调控的。国家发改委2009年年初宣布取消对化肥价格的限制政策,将化肥价格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国家发改委将不能再对化肥价格随意进行限制涨价等方式的干预。在农产品价格上涨迅速的当下,如果国家调控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向上游延伸,是否会重新祭起限制化肥出厂价格的办法,这还是一个未知数。从目前来看,对化肥限价是最直接调控化肥价格的办法,但实施难度不小,而且化肥价格从出厂价到中间批发商再到零售商,环节众多,限一个环节,未必能控制市场价格,倒很可能是限住了生产企业,却让中间商和零售商有利可图,结果是市场价格并没有真正下降。
第二种,严格关税控制化肥出口量。政策刚性较强,但也给一部分实力强的化肥企业一定的调控空间,出台的可能性是99%,对市场价格会产能较大的作用,给行业会带来相当的影响。
此次国家为稳定物价,对于化肥行业最有力最直接的政策,很可能就是出台更严格的关税调控政策。据称,新的关税政策下,如果化肥产品出口的离岸价格越高,税率也将逐渐提高。此外,限制政策同时还将化肥出口窗口期缩短,磷肥产品和尿素产品由六个半月、六个月均缩短为四个月。化肥行业人士称,上述限制措施实际上是将化肥产能全部堵在国内,以行业竞争被迫降价来降低农业成本和物价上涨预期,这将给化肥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害。“因为如果按照调整后的基准价计算,加上关税,企业出口就是亏损的,出口等于自找死路”。据了解,此次化肥出口限制政策,从酝酿到形成最终方案上报国务院,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希望,此举能够对降低农产品成本,从而削弱未来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起到作用。
第三种,保持对化肥企业的优惠。政策弹性较大,虽是国家有关部门明确发文且多次强调,但各地执行情况不同,而且有每况愈下的趋势。优惠政策从目前来看,对一部分化肥企业会稍有补益。
最新一个对化肥企业的优惠政策导向是,国家有关部门强调要保证生产,对化肥企业不能强行拉闸限电。老的优惠政策还包括,一部分化肥企业能享受较低价格的天然气、电、铁路运输。陕西等省近日提出:督促有关企业要保障化肥生产正常用电、用气供应。但各省情况不同,据了解,就最新提出的不给化肥企业强行拉闸限电的新政策,就很难在各地被落实执行。山西是中国的产煤大省,又是以煤为原料生产尿素的重点省。但山西省目前连城市居民的生活用电都不能完全保证供应,一些城市已经有定期停电限电的措施,在这种背景下,化肥企业也很难奢望能享受到不限电的政策。而低价格的天然气、电供应,优惠的铁路运价,也一直在被七折八扣地部分落实。
第四种,给农民农资补贴。政策能起间接作用,但效力极有限。最大的作用在于保证化肥消费量相对稳定。
相信这个政策未来几年会一直被强化,每年的补贴力度会有所增加,但它对化肥行业基本没有直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