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钾肥下半年大合同最终以到站470美元/吨签订,但由于国内化肥整体处于用肥淡季,对市场影响并不明显。黑龙江倍丰集团绥芬河龙生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彪认为,此次大合同签订后,国内市场并不为所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前期国内钾肥已经上涨到位。5月初,港口钾肥强势上涨,随后国产钾陆续上调,盐湖钾肥也先后两次上调价格,与进口钾亦步亦趋。而近日,边贸钾肥也稳中有涨,据张晓彪介绍,一些边贸口岸报价甚至达到3100元/吨,实际成交3060-3070元/吨,价格直逼港口钾肥。
此前业内早有分析认为,港口钾肥持续涨价,主要是试探国内市场接受程度,为下半年谈判寻找基准线。因此,刚刚签订的470美元/吨大合同价格,也正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由此可见,钾肥大合同谈判已成为影响国内钾肥价格走势的主要风向标。但由于世界钾资源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几大产业巨头手中,国内鲜有定价权,因此每年的谈判也成为有关企业的一次次“艰难之旅”。
与此同时,边贸作为国内进口钾肥的“男二号”,却一直遭遇着发展困境。据张晓彪反映,在钾肥边贸中,持续多年的人工换装手段落后、换装后散落底肥归属、包装袋脆弱、计量不准确、管理相对混乱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贸易口岸甚至还有化肥包装袋藏有砖头的现象。这些已经成为制约钾肥边贸发展的瓶颈。事实上,目前边贸进口比例已占我国钾肥进口总量的30%左右,可以有效地平衡和补充大贸进口,满足东北、新疆等远离海港地区的农业生产需求,特别是对缓解我国每年的大合同谈判压力,保证市场供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记者近日从边贸陆运钾肥协会了解到,今年1-6月份,我国边贸成交总量50多万吨,同比下降了大约20万吨,直接影响了东北市场氯化钾供应。特别是今年年初,乌钾和谢钾成功合并,俄罗斯地区钾肥产能将全部由白俄钾统一销售,成为世界第二大钾肥生产巨头,垄断局势进一步加剧,这将对一直依赖俄罗斯地区进口的边贸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此,未来如何尽快、有效地解决钾肥边贸的发展瓶颈,进一步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推动边贸及相关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应该成为国家相关部门和边贸口岸政府有关机构的当务之急。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为了解决制约钾肥边贸的运输换装瓶颈问题,今年4月中旬,发改委、商务部、铁道部、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等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到国内主要边贸口岸满洲里市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了换装现场,并表示要与当地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处理问题的长效机制,对铁路换装整改措施进行长期督导。记者从五矿化工商会了解到,目前满洲里车站正在进行机械化换装设备试车,但大规模的使用尚在研讨当中。说明有关机构已经着手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对于其他通关口岸也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另外,部分边贸进口企业也表示,希望相关机构通过认真协调和研究,加快上机械化换装设备,以提高换装速度和计量准确性,尽早解决多年累积的问题,从而保证钾肥市场供应,降低进口企业、复合肥生产厂家和下游农民用肥成本,促进我国边贸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