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宏观经济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三大动因助推石油和化工业并购热潮
http://www.ampcn.com 2006-11-9 10:39:00 浏览:

近年来,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并购重组呈愈演愈烈之势。截至目前,仅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真正意义上的11起并购案,就全部发生在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国字号”巨头身上。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掀起并购热潮有三个方面的动因。

    一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了并购重组。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的股份从部分流通变成全流通,使其股份有了充分的市场价值,可以作为一种支付手段,因而能大大降低并购重组中的现金支付。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中石化系堪称庞大的上市家族,这不仅是因为其作为首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上市的能源化工公司的特殊身份,关键还在其拥有多达11家A股控股子公司。对于诸多有着资本野心的集团公司来说,这等规模是梦寐以求之事,但对于中石化却是切肤之痛。中石化和其控股的多家上市公司共存于A股市场,严重的主业重叠和关联交易,与国际资本市场规则不符。

    早在2000年中石化在香港上市之初,就承诺要对旗下众多子公司进行并购重组。2002年和2005年中石化先后整合了湖北兴化和中国凤凰,开启了大刀阔斧并购重组旗下上市公司的序幕。中石化此举在于解决与旗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此后,中石化加快了并购重组步伐。

    2006年2月15日,中石化又宣布斥资143亿元,对旗下四家上市子公司——齐鲁石化、扬子石化、石油大明和中原油气同时进行并购重组。同时,中石化旗下的仪征化纤、上海石化也先后进入股改程序。

    二是与世界同行业在经营业绩方面的反差也促使我国的石油和化工产业开始进行产业大整合。

    由于受“煤电油运”四大瓶颈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我国高能耗特性和人员包袱较大的制约,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世界同行形成了越来越明显的别人高盈利而唯我高亏损的状况。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炼油业。资料显示,澳洲最大的油气生产商Woodside石油有限公司今年第二季度收入创纪录,其它像BP的炼油厂、新加坡炼油公司等全球知名炼油企业的利润也大幅上升;而我国的炼油公司却全面亏损。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0月25日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为1177847万元,而主营业务利润却亏损134892万元,每股亏损达1.36元。

    面对国际同类企业高盈利而唯独我国炼油业业绩下降的情况,中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一定补贴,如去年底给中石化100亿元的炼油补贴,另一方面要求大型企业集团进行产业整合,解决我国单独亏损的尴尬境地。

    三是中国政府要逐一实现加入WTO的承诺,也加速了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并购重组。化肥销售领域对外商逐步放开就是一个例子。

    今年9月4日,在长春举行的第二届东北亚博览会上,位居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国中化集团与吉林省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吉林化肥农药集团签订了产权重组的框架协议。本次并购活动的主体中化化肥是中化集团旗下的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是目前中国化肥行业的龙头企业。吉林化肥农药集团也是中国化肥行业的知名企业,其主要产品尿素产量占吉林省全省的79%。近年来,由于沉重的债务,使吉林化肥农药集团陷入了经营管理困境。

    此次产权重组的框架协议签订之后,中化集团将在条件成熟时优化吉林化肥农药集团的治理结构。此外中化集团还将积极考虑对吉林化肥农药集团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能、降低消耗、加强管理,将吉林化肥农药集团建设成中化化肥在东北地区主要的化肥生产基地和产品流通中心。据了解,自今年5月双方正式开始合作经营以来,截至目前,中化化肥已向吉林化肥农药集团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包销产品2.8万吨。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三大动因助推石油和化工业并购热潮 (2006-11-9)
  ·中英化学会签订合作协议 (2006-10-30)
  ·我国种粮补贴信息统计制度将逐步建立 (2006-10-30)
  ·四部门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2006-10-27)
  ·我国如期开放化肥批发和零售权 (2006-10-27)
  ·循环农业——我国农业发展新模式 (2006-10-26)
  ·化工行业面临新一轮“环保风暴” (2006-10-12)
  ·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思路 (2006-10-10)
  ·山西煤炭调出量影响今年煤市 (2006-10-10)
  ·中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面对并跨过四道坎 (2006-9-22)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