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化肥市场量价背离一反常态


农资网 2009年7月21日 11:15 来源:中国化工报 【
  “今年的化肥行情是近六年来最差的,除3月有过短暂的上扬外,半年来尿素价格总体呈持续下跌态势。即便眼下已经到了传统销售最火爆的7月,国内化肥价格依然跌跌不休。”7月14日,刚刚完成对苏浙沪等地化肥市场调研的陕西渭化集团运销与市场部部长薛三省,一见面就与记者聊起了化肥市场量“旺”价“淡”的反常变化。
  
  
  薛三省说,按照以往经验,六七月份,随着北方玉米追肥期的到来和南方夏播备肥期的展开,国内氮肥尤其尿素和碳酸氢铵两大品种,都会出现量增价扬的上涨行情,甚至会创下年度最高销售价格。但今年情况正好相反,4月下旬以来,各地尿素价格开始缓慢下跌,到了传统需肥最旺的六七月份,更一反常态地加速下跌。目前,河南、河北等地尿素出厂价普遍只有1500~1580元(吨价,下同);华东、华南等地尿素出厂价在1750~1800元;由于春玉米追肥已经结束,东北地区氮肥需求减少,价格失去支撑,尿素出厂价由此前的1750元左右跌至1650元以下;西北地区尿素出厂价也从6月上中旬的1700元跌至1550~1600元;四川、山西等地化肥价格更低,部分企业尿素出厂价甚至只有1400元,创去年以来新低。而碳酸氢铵出厂价跌至450~580元,更是低于大多数企业成本,使不少此前备足原料,拟在用肥旺季打“翻身仗”的中小氮肥企业,再遭打击。
  
  
  “龙头品种尿素价格的下行,带动磷复肥价格持续走低。”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科成也向记者抱怨。他说,今年的磷复肥生意是“逢做必赔”。二三月份,持续上涨的钾肥价格抬高了复合肥企业成本,使复合肥出厂价居高不下。但经历了3月份的“小阳春”后,包括钾肥在内的所有化肥价格开始阴跌。尤其国产钾肥出厂价,由3月最高时4200元一路下跌至目前的2500~2600元。受此影响,45%三元复合肥出厂价格跌至目前的2000元,且成交十分清淡。尿素、钾肥、复合肥市场的走弱,对磷复肥市场形成反压。6月以来,国内磷酸一铵始终有价无市,64%磷酸二铵出厂价则跌至2400元,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一半。
  
  
  分析化肥市场旺季价跌的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化肥市场供大于求与国内化肥营销主体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受近几年化肥产能持续增加和去年下半年以来需求急剧萎缩影响,国际氮、磷、钾肥总体供大于求,打压国际化肥价格持续走低。由于中国氮肥和磷肥产能分别过剩20%和60%,是全球化肥供大于求最严重的国家,加之受国际化肥市场低迷,以及中国限制化肥出口政策影响,国内过剩的化肥产能难以通过出口消化,加剧了国内化肥供大于求的矛盾,使得化肥价格的上涨缺乏动力和支撑。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去年“过山车”行情后,我国化肥营销格局悄然改变:往年存储化肥的主体是经销商与生产企业,备肥及销售的的主体是经销商。大中型经销商通常会在用肥旺季到来前一两个月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购肥备肥,在减轻生产企业库存压力和流动资金压力的同时,推动化肥价格缓慢攀升;并在用肥季节到来时,借农民集中采购之机,顺势将化肥价格推至年度最高点;随后,经销商与生产厂家联手控制化肥投放量,使得化肥牛市格局得以维持和延续。
  
  
  但经历去年“过山车”行情的经销商,今年存储化肥与提前备肥的积极性和能力明显不足,90%以上的化肥由生产企业自己存储。虽然少数农民也尝试着提前备肥,但提前量和备肥量都很少,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习惯于等到用肥季节到来时,再集中采购化肥。缺少大中型经销商的参与,化肥生产企业的仓储压力、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陡然增大,迫使其在用肥淡季时,为了回笼资金,不得不持续降价,甚至不惜赔本销售。而当用肥旺季到来时,虽然农民集中采购会推动化肥价格短时间内突然上涨(如今年3月中下旬的行情),但急于消化库存的化肥企业,根本不敢像往年那样有计划地逐步提高肥价,而是“见好就收”地尽可能多地销售化肥。为了抢夺客户,扩大化肥销量,许多企业甚至采取明涨暗降或明稳暗降的营销策略,使化肥价格中枢不断下移,在传统用肥旺季到来时,出现销量“旺”而价格“淡”的反常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受中国政府适时延长磷铵、尿素等化肥品种淡季时间,并从7月1日起,大幅提高了化肥铁路运价,以及资源税征收标准可能提高,引发煤炭、天然气价格再度上涨,继而抬高化肥生产成本等因素支撑,经过近期大幅下跌并已经触底的化肥市场,在即将到来的用肥淡季,又可能反其道而行之,呈现销量“淡”而价格“旺”的背离走势。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